
技術
ERP軟體的開發經過了三個階段的技術演進:
- 主從式架構 – Client Server
Client <–> DB Server
用戶端直接連線到資料庫 - 三層式架構 – Three Tier
Client <–> AP Server(TCP/IP Tunnel) <–> DB Server
用戶端先連線到應用程式伺服器,再連接到資料庫 - 網頁式應用 – Web Application
Client <–> Web Server(AP) <–> DB Server
用戶端連接到網站伺服器,再連接到資料庫
從三層式架構開始,開發的技術有很大的進步,到了手機大量流行,則開始網頁式應用,為的是使用瀏覽器就可以操作ERP,另外也方便手機的開發;手機的流行,不過是這十年的事情,一般的ERP開發商可能停留在三層式架構.
費用
可能發生的費用:
- 規劃費用
規劃的部分通常由顧問進行 - 開發費用
開發費用的計算,通常是開發天數,或是由表單數量和報表數量來估算,這部分由於業主無法明確地提供需求,或開發期間需求的變動,很難估的準確 - 上線人數
如果是套裝,增加上線人數會需要增加費用,但是客製化是否也是如此計費,就必須詢問清楚 - 主機建置費
主機放在公司內部,區域網路的連線速度比較快,建置主機是否需要另行計費,主機建置完成後的維護是否也需要計費 - 後續維護費
軟體需要長期的服務,以保持軟體的穩定
費用應能透明,問清楚是否有隱藏的費用,避免無止盡的追加.
服務
- 開發完成後的保固
導入後通常保固一年,是否提供這樣的服務 - 保固到期後續的保固
一年的保固到期,後續如何保固 - 局部規格的修改
導入以後,可能會發現部分欄位的長度不足,或者表單,報表需要調整 - 是否提供程式源碼
業主買的是程式的使用權,並非程式賣斷給業主,但開發商是否提有供程式源碼,以防止日後變成軟體孤兒